嗨!欢迎来到寻医网!
切换分站
客服热线:
15923113346
搜索
当前位置: 寻医网> 查症状> 疾病手术

输卵管结扎手术

时间:2024-01-18 01:38:02 浏览:18 来源:寻医网

输卵管结扎手术

就诊科室 : 妇产科

手术方式 : 开刀

手术部位 : 生殖部位

手术次数 : 1次

麻醉方式 : 局部麻醉

手术时长 : 1-3小时/次

住院治疗 : 需要

恢复时间 : 1个月以内

参考价格 : 仅供参考:医院级别不同,收费不同,一般三甲医院收费为1000-5000元

治疗疾病 : 输卵管妊娠破裂

输卵管结扎手术简介

输卵管结扎术是一种永久性避孕方式,目前国内常用的方法有切开系膜输卵管部分切除结扎法(包括近端及两端包埋法),输卵管双折结扎切除法,输卵管压挫结扎法及输卵管伞部切除法,输卵管结扎手术途径有经腹部,阴道前、后穹窿及腹股沟部,目前提昌以腹部手术为主。

随着手术操作技术熟练及手术器械的更新,腹部切口明显缩小,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器械的刺激性也减小。输卵管结扎术是为了让女性绝育而进

输卵管结扎手术介绍

1. 适应症

1、已婚妇女要求作绝育术者。

2、因全身性疾病或某些遗传病不宜生育者。

2. 禁忌症

1、全身性疾病不能负荷手术者。

2、腹壁有感染病灶或严重皮肤病者。

3、 24h内2次体温在37.5℃以上者。

4、严重神经衰弱及神经官能症病人,情绪不稳定,对手术顾虑大者。

3. 术前准备

1、接受女扎术者要心情舒畅,消除思想顾虑。

2、用温开水洗净腹部,保持清洁,以利手术,减少术后感染机会。

3、术前4小时内禁食,以免手术时牵拉、刺激内脏时引起呕吐。

4、上手术台前应排空小便,以利手术操作。

4. 手术步骤

1、准备

腹部常规消毒、铺巾。

2、切口

有下腹正中直切口和横切口两种,两种切口各有其优缺点,不强求一致,依术者的习惯而选择。非孕期或人工流产术后的直切口自耻骨联合上2横指(约3cm)为起点,沿腹白线向上作纵切口长约2~3cm,产后或中期引产后的直切口在按摩子宫使其收缩后,在宫底下方2~3cm处为起点向下切口长约2~3cm。横切口则在耻骨联合上,或宫底下3cm,以腹白线为中点向两侧延长2~3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用血管钳深入切口分开皮下脂肪,暴露腹直肌前鞘,腹直肌前鞘纵切开长约3~4cm,分离腹直肌,切开腹膜,如果腹膜前脂肪较厚,可用血管钳将其分开,轻轻将腹膜提至切口处,确认为腹膜后,纵行切开2~3cm,用4把小血管钳夹腹膜切口的上、下、左、右4点置于切口上,再用小拉钩拉开切口,暴露术野。

3、纠正子宫位置

子宫最佳位置为前倾位或水平位,一般在术前妇科检查时可测知,子宫重度后倾、屈者,术中应予纠正,便于取输卵管。常用的复位方法有手指复位及器械复位。

(1)手指复位:术者以左手示指进入腹腔探及子宫体,将子宫拨向前方,再继续深入直达宫底后部,将宫体顶向前方,另一手持输卵管钩或卵圆钳寻取输卵管。

(2)器械复位:严重的后倾、屈子宫,手法复位困难者,可用卵圆钳复位。将扣合的卵圆钳放入腹腔经耻骨联合下方滑过子宫顶部至子宫前壁,再沿子宫前壁滑过子宫底部,此时有落空感,再将卵圆钳紧贴子宫后壁滑入子宫直肠窝,然后张开卵圆钳,两叶间距2~3cm,钳柄向前上方稍提,即将子宫向耻骨联合方向推动拨至前位,也有人使用腹壁小拉钩复位者。

4、提取输卵管

(1) 卵圆钳取管法

单纯用卵圆钳取管,适用于前位或产后的子宫,此法安全,不易引起副损伤。将闭合的无齿卵圆钳伸入腹腔,由耻骨联合后方经子宫体移至一侧宫角处,再张开卵圆钳斜向后下方夹取输卵管;此时钳子不要扣合,以免夹伤组织,轻轻牵引如无阻力,即可将输卵管提至切口处。如果在手指引导下找取则更安全、准确,切口较单用钳取管的切口稍大。

(2)指板取管法

指板取管安全、可靠、初学者不易掌握。术者左手示指伸入腹腔沿子宫底沿至一侧输卵管后方将其挑起,右手持指板沿左示指掌面进入腹腔到达输卵管前方,将输卵管夹在指板窗孔与示指掌面之间,当指尖有一条软管状感觉时,再将指压与手指同时向输卵管伞稍稍移动,夹住输卵管中段,然后轻轻提起,助手轻轻按压切口旁的腹壁以利于暴露,由助手钳持输卵管,去掉指板。

(3)输卵管钩取管法

取管钩体积小、不影响术野,适用于非孕期、人工流产术后或哺乳期稍小的子宫及后倾的子宫。右手持钩,弯向前,背朝后,沿子宫前壁紧贴宫底向一侧子宫角的后方钩弯紧贴阔韧带后叶,将钩向前上方提起,当稍有反牵力时,即为钩到输卵管的象征。

(4)内诊直视取管法

此法适用腹壁较薄,子宫较小,器械取管确有困难者。取膀胱截石位,由助手用一手在阴道内将子宫向切口方向托起,使子宫角接近切口,术者用平齿镊或卵圆钳取出输卵管。

5、结扎输卵管

输卵管结扎的方法以安全、简便、效果可靠,有利于日后作输卵管复通术、副作用小为原则,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抽芯包埋法(Irving)

其特点是在输卵管的峡部无血管区;结扎、切断输卵管芯,近端包埋,远端游离,系膜基本无损伤,不影响血液供应,近端包埋在系膜内,远端的管芯留于系膜外,两断端有浆膜隔离,再通的机会极少。是较为理想的结扎方法。

用2把组织钳分别夹住输卵管峡部的两端浆膜,用0.5%的普鲁卡因1~2ml注入浆膜下,使浆膜与输卵管芯分开,在输卵管背侧注射的膨隆处纵行切开浆膜约2cm,用2把蚊氏钳分别夹住浆膜口的边缘,轻轻分离浆膜层,钳夹管芯的两端,钳距为1.0cm,切除两钳间的输卵管芯约0.5~1cm,用4号丝线分别结扎两断端、近端包埋于系膜内,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浆膜切口,远端用1号丝线缝扎固定于浆膜外。

(2)袖套结扎法(Uchida法)

与抽芯包埋法大致相同,本法特点是浆膜作环形切口,切口小,操作简单、易行。

在输卵管峡管,用小蚊氏钳提起浆膜,于浆膜下注射0.5%普鲁卡因1~2ml,使浆膜层与管芯分离,在峡部的近侧端将浆膜层与管芯一起剪断,剪口不可过深,只切断管芯即可,以防系膜撕裂。管芯两断端分别用蚊氏钳夹住,用另一蚊氏钳剥离浆膜,使其呈套形,与管芯分离,剥离管芯约1cm,用4号丝线分别结扎两端,近端管芯即回缩于浆膜之套口内,形如“袖套,远端管芯露出于浆膜外,用1号丝线缝合远端浆膜层1~2针,将外露之断端固定于浆膜外。

(3)输卵管折叠结扎、切断法(Pomeroy法)

此法简单、安全、易行,但较前两法失败率为高。

用组织钳紧贴输卵管峡部夹住输卵管,使之折叠,在距钳夹顶端约1~1.5cm处用血管钳横夹输卵管压挫肌层及内膜,取下血管钳,用4号丝线缝扎经过压挫之系膜,分别结扎压痕处,在结扎线以上剪除输卵管。

(4) 输卵管伞端包埋法

手术较简单,不破坏输卵管的生理功能,适用于日后需恢复生育能力者,届时可重新将包埋的伞端分离出恢复原来的位置。

腹壁切口要较一般结扎术的切口长约3~4cm,进入腹腔后在阔韧带前叶腹膜接近于伞端处做一与输卵管呈垂直切口。长约2cm,用弯血管钳伸入切口分离前后叶腹膜,深约2cm,用小圆针穿1号丝线缝穿输卵管壁浆肌层前后各一针,勿穿透内膜,将输卵管伞部引入阔韧带的切口内引出打结,输卵管伞部即进入已分离之袋中,用1号丝线将阔韧带腹膜之切缘与输卵管之浆肌层间断缝合固定以封闭切口,缝线不可过疏,以防失败。

(5)输卵管伞部切除法(Fimbriectomy法)

伞部容易发现、辨认,可避免误扎,方法也较简单,适用永久性绝育者。

用组织钳夹输卵管伞部,血管钳与输卵管的近伞部呈垂直钳夹,其中包括一部分系膜,切除后用4号丝线缝扎,再用7号丝线缝扎一针,将断端包埋于阔韧带前叶内。

(6) 输卵管切除法(Fallectomy法)

适用于第一次结扎失败而再次要求绝育或因输卵管疾病需切除者。

用2把组织钳夹住输卵管,将系膜展平,用弯血管钳紧贴输卵管与其平行夹输卵管系膜直达子宫角部,再用血管钳夹输卵管根部,切除输卵管,用4号丝线贯穿缝合、结扎输卵管系膜断端,7号丝线缝扎输卵管根部,以圆韧带覆盖断端。

6、检查断端无出血,送回原处。

7、按腹部手术常规清点器械、纱布。

8、缝合腹壁各层。

5. 术后饮食

1、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含纤维素丰富易消化饮食。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6. 术后护理

1、鼓励早期活动,防止术后粘连。

2、手术创伤小,一般不需用抗生素,如果术中操作困难,手术时间长或有感染可能者,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注意局部伤口,若有渗血或感染,应及时处理。

4、术后3d拆线。

5、 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

7. 注意事项

结扎的时间最好选在:

1、月经干净后3-7天内。

2、中期妊娠引产清宫术后、人流术后、取环术后,可立即施行结扎手术(也可一二天内手术)。

3、剖宫产或其他妇科手术可同时作结扎。

4、顺产可于产后第一天施行结扎手术,难产或产时有感染者,应住院观察3天无异常后再行手术;哺乳期未转经者,应先行诊刮再施行结扎术。

预约挂号
预约

疾病症状

微信扫一扫
找医院 找医生 查疾病 查症状 预约挂号

预约服务平台

服务时间 9:00-24:00